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培养出多位大人物,有

公元年,京汉铁路卢沟桥至保定段竣工,人们乘火车南下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保定,那时人们把保定叫做京南第一府或者直隶保定府,

这是一座地处河北中部与京津成三角形的城市,这是一座有多年历史的古城。直隶是河北省的旧名,在中国叫直隶的省只有两个,一个是南京所在地的江苏叫南直隶,一个是北京所在地的河北叫北直隶。

明清时期直隶就专指河北,保定地处京畿(jī),它首先是一座军事重镇。当年弯弓舞剑、纵横驰骋于亚欧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,就曾摧毁了这座古城。

公元年,即成吉思汗病死的那一年,投降蒙古的金将张柔,率军由满城移居这里重修城池。于是,形成了古城的基本雏形,并在公元年改顺天为保定。

从明清至本世纪60年代,保定相继为京南重镇、直隶首府和河北省省会。这座直隶总督衙门,可作为这一时期,保定作为区域性政治中心的一个佐证。

衙门在长达米的中轴线上,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重院落进制,两侧厢房相互对称,五廊相通,气氛显得十分庄重。

从清朝雍正八年,即年到清朝覆灭,在保定曾经担任过衙署的直隶总督有59人,66任。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曾国藩、李鸿章、袁世凯,民国年间这里曾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。

清末时期的直隶总督,一般都要监管北洋军务和盐政,是朝廷重臣。这座省级衙署,在中国是保存最为完好的。

古城中有一片古典园林,就是著名的莲池,不过引起人们兴趣的则是,这里保存着历代中国古代书法家的碑刻。莲池,曾经是莲池书院的旧址,书院是中国封建王朝特有的一种教学和学术机构。

在清朝之前中国允许私人创办和讲学,到了清代则完全官学化。从唐朝到清朝,书院形式已存在多年,这对中国封建王朝的教育产生过深远影响。

当年与康有为齐名的倡导碑学的一代宗师张裕钊,就是清末莲池书院的院长。他的书法造诣极好,曾有日本学者宫岛大八、冈千仞远渡求学,他们归国后创办了善邻书院。至此张裕钊的书体在海外流传,并成为今天日本书道的一大流派。

清末民初时期,保定作为北京的文化辅助城市,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学生城。其中著名的学府包括:保定军校、保定二师、崇实中学、育德中学等等。古城发达的文化,吸引过无数志士学子,培育过众多的风云人物。

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大人物都曾在此就读,比如:李维汉、叶挺和李济深、邓演达以及吴佩孚、冯国璋、蒋介石、白崇禧等许多名人义士。

徜徉在古城大家会发现,保定的大街小巷,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活动,比如:保定人踢毽子的多,玩铁球的也多。

保定踢毽源于多年前的唐宋时期,这是历史久远的中国民间文化活动。保定人踢毽讲究身手步伐,强调姿态优美,所以有花毽、毽舞的说法。其中有“朝天蹬”、“阴阳鞋底”等一些很高难的踢法。

保定人玩的铁球,又叫健身球,被誉为古城一宝。根据医学经络表明,手掌侧面有三条经络,手中玩球可刺激这些经络和穴位,起到疏通气血达、延年益寿的功效。

铁球内部还有小球,里面装有音板,音响一高一低清脆悦耳,有位80多岁的老人双手能同时玩十个铁球,并结合太极拳和五禽戏的身法,这绝不是一日之功。

据传说,保定铁球起源于年前的元明时期,最早为实心球,流传于宫廷。到了清朝时,改为空心球,其中从清西陵中就出土了几个铁球。

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,除了用文字记载之外,其它就是一部分托载于地上,另一部分则埋藏于地下。所以,保定古城周围的地上、地下,遗存的文物极为丰富。

其中有大量的古遗址、古墓葬和古建筑。比如:最著名是位于保定西部山区的清西陵,这里有清朝雍正、嘉庆、道光和光绪皇帝四座帝陵,还有皇后、公主、妃嫔园寝十座。

整个清西陵面积达万多平方米,其中宫殿多间,古建筑和石雕余座,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、富丽堂皇的建筑群。

中国传统的殡葬文化中,唐朝以高峻的山岭和庞大的附属建筑取胜,而清朝则是依靠建筑物和雕刻构成不同的主题,层次清晰而富于节奏感。

当年满族八旗大军入关,改朝换代之后,修建了两片陵寝。一是京城东部遵化县的清东陵,另一是京城以西保定易县的清西陵。

清西陵深藏在太行山中,与重镇紫荆关和燕下都遗址紧紧相连,成为一处文物史迹集中,而又人迹罕到的帝王遗址,其文化氛围依然是原始状态。

年,在保定满城的灵山,发现了距今多年前的汉景帝之子刘胜及妻子窦绾(wǎn)的墓葬。墓室为依山开凿的巨大洞穴,与传统的墓葬形式不同,属于横穴墓性质,一般称之为崖墓。

其中出土的玉衣又称玉霞,是皇族特定的葬服,据传说可以防腐。刘胜的玉衣用玉片片,金丝1克。窦绾玉衣用玉片片,金丝克。

当年制作这样一件玉衣,一个工匠需要十年的时间。因为制作玉衣需要把玉料切开,磨制成各种规格的薄片,再在四角钻孔。

根据专家对玉衣的检测,所有玉片之间的缝隙,仅0.3毫米,钻孔直径仅一毫米,这说明当时已有了简单的切玉机械,钻孔时可能已使用了金刚砂。其工艺水平和精密程度之高,无不令人惊讶。

举世瞩目的文物珍品长信宫灯,出土于窦绾的墓中,此灯全身鎏金,由跪服的女子双手持灯。另外,此女子体内为空心,手臂和头部可随意拆卸。

最令人震惊的是此灯的净化环境之能,比如:当此灯点燃后,烟会延着女子的袖口流入体内沉淀,这样即可防止污染环境,又可保证室内清爽。据说美国的基辛格看后,无不感叹年前的中国古人,竟然有环保的理念。

水资源既是城市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,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。年8月,连续干涸五年的白洋淀,因连降暴雨又重新蓄水,湖面积恢复到平方公里,白洋淀重新成为华北地区,尤其是保定生态和气候的调节器。

白洋淀是古雍奴泽的遗址,年前的战国时期,这里就是燕国和赵国的分界。白洋淀干涸时,曾在淀底发现了古城遗址。水来时,这一切又重新淹没在谜一样的碧波之中。

沧海桑田、寒暑易节,白洋淀的万顷芦荡,绿了又黄。当如雪的芦花,随风飘扬而去,这里变成一片千里冰封的银装世界。

当保定人乘坐着冰橇,飞滑在白洋淀上时,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冰面下,就有古城遗址。但既然是人创造了城市,那么城市的一切文化密码,早晚会被后人破译出来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dk/45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