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树是绿色的史书,是活着的文物,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。在河北,有许多古树名木,它们见证着燕赵大地的悠久历史,闪烁着光彩绚丽的文化光泽。近日,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、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“保护古树名木共享绿水青山”系列主题宣传活动,深入挖掘河北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,特别推出这组“年轮里的冀忆”专题报道。首批“千古传奇”系列稿件,将带您聆听古树穿越千年的历史记忆、流传至今的不朽传奇。
西陵古松
△王一冰摄
清西陵古油松群,位于保定市易县清西陵景区。该油松群共株左右,平均树龄年左右,平均树高15米,平均胸围1.2米,平均冠幅9米。
苍翠的古松随山起伏,顺道蜿蜒,护卫着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。这就是清西陵古松林,世称“西陵松海”。
△马健摄
“陵寝以风水为重,荫护以树木为先。”为改善皇陵风水,乾隆年间,组织民工从涞源县的大山中挑选挖出成材松树,利用骡马驮运至陵区重新栽植。
西陵松树的栽植形式分“行栽”和“海栽”。行栽即在建筑物附近成行成排地栽植,好似护卫陵寝的仪仗,故称“仪树”;海栽即在山坡沟谷大面积无规律地栽种,称“海树”。因松树长青之意,它们被称为陵寝庄严气氛组的专业队员。
△宋文清摄
晚清民国时期,因兵灾战乱,人为砍伐,清西陵古松数量锐减,至新中国成立时已不足两万株。为加强保护,年成立清西陵保护机构。在不断加强对古树的保护同时,又逐年进行新树补植,逐步恢复了20余万株的林海。
△贾宁摄
如今,四季常青、浓荫蔽日、青翠欲滴的1.2万余株古松,与20余万株幼松柏相互交融,共同翊护着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群。
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西陵古松,在水汽充沛的夏秋清晨,太阳初升之际,登高可见烟岚滚滚,树林似波涛汹涌的海面,那时隐时现的陵寝建筑恰似海市蜃楼,如梦如幻。
西陵八景中的“华盖烟岚”,指的就是从泰陵东南的东华盖山向下眺望,松柏林“晚霞朝雾,滴翠沾衣”的美妙景色。
△杨占军摄
青翠的西陵古松林与红墙黄瓦相映,相得益彰,有清新文艺之感。时至盛夏,穿行在风骨奇绝、神形各异的古松中间,享受着饱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里松针的清香,眼中是绿意盎然,心中则是久违的轻松释怀。
△景区提供
坐落在松林中的民宿“听松书院”,采撷古松的美感和意境,制作了丰富的“听松文创”:松果风铃、橡果吊坠、柏木香囊和镇纸……取自森林、返璞归真,这是自然送我们的礼物,给我们的馈赠。
△听松书院提供
清西陵古松的保护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,建有较为完善的数字档案和影像数据库,对每一株古松实现了跟踪管理,提升了保护管理水平。同时,加强了科学保护,生物防治、无公害幼虫灯除虫、低毒高效药物喷剂等技术综合使用,使清西陵古松林逐步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。
如今,清西陵古松林已成为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一道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