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泰东陵,必然要提起前些年在国内热播的《甄嬛传》,剧中孙俪饰演的甄嬛在宫斗路上斩兵过将,从一个天真少女最终变成“腹黑女神”,其中她与果亲王胤礼那段跨越世俗观念的“叔嫂恋”也让无数人动容。不少人认为甄嬛的历史原型,即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,不愿与雍正合葬,就是因为这段“私情”,于是才有了后来乾隆为她修建的“泰东陵”。
当然这种说法不过是影视作品的演绎而已,真正的原因怕是早已湮没在历史之中,但人们仍可以从史书、从时间的碎片中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,比较可信的说法大约和清朝的制度有关。
雍正暴病两年后葬于泰陵,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和敦肃皇贵妃年氏都死在雍正帝之前,所以雍正帝入葬时将她们祔葬地宫内。按清朝制度,皇后只要在皇帝梓宫尚未入葬之前死的,便与皇帝合葬在同一地宫内。皇后后薨,如果帝陵石门已闭,那么就得另建山陵。泰东陵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况。
整个陵寝环以红墙,坐北朝南,平面前方后圆,单垣环绕,是标准的皇后陵寝形制。中轴线建筑依次是隆恩门、隆恩殿、琉璃花门(陵寝门)、方城明楼和圆形的宝城宝顶,东西两侧则布局有厢房、配殿等建筑。整个布局主次分明、秩序井然。
从表面上看,泰东陵并没有十分特别之处,同清西陵的整个氛围一样,有种夕阳欲坠的凄凉感。但其实在这标标准准的格局下,泰东陵却有三大首创。首创了地宫内雕刻经文佛像。这不仅在清朝皇后陵中是唯一的,在整个清朝陵寝中也是第一座,乾隆帝的裕陵地宫雕刻经文佛像就是效仿的泰东陵。
第二便是首创了隆恩殿内东暖阁建佛楼之制,此后所有皇帝陵以及慈禧陵都在东暖阁建佛楼。泰东陵还首创了皇后陵大殿前月台上设铜鹤铜鹿之制。泰东陵之前的昭西陵和孝东陵月台上只设铜鼎式炉二座,而泰东陵不仅设了二座铜鼎式炉,而且还设了二只铜鹤、二只铜鹿。
她是雍正的熹贵妃,是乾隆的生母,是康熙口中的“有福之人”。盛世之下,乾隆为她打造了清朝“最标准”的皇后陵。时光漫漫,几度夕阳红,多少奥秘藏在石木里,也藏在历史中。(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,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