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距今时代并不久远,尽管由于自然侵蚀、人为破坏等多方面原因,使得皇陵地面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,但其原始风貌依然可见,为本文形制考察提供了客观、可靠的研究资料。在后妃陵园内实体建筑的基础上,结合史籍文献,以陵区为单位,理清陵园内建筑的基本形态与发展脉络。
陵园正面墙垣上建有正门,是进入各陵园的第一道建筑,多为单檐歇山顶,面阔三间。根据光绪朝《大清会典事例》所定,在皇后陵寝称为隆恩门,上覆黄色琉璃瓦;在妃园寝称为大门,上覆绿色琉璃瓦。
琉璃花门,既具有划分陵园内空间范围的象征性功能,又具有贯通前后、方便通行的实际功用。一般建于陵园内隆恩殿(享殿)两侧的卡子墙上,或建于殿后的面阔墙上。在皇后陵寝内称之为陵寝门,为三座门形式,门上均建有门楼,并覆有黄色琉璃瓦。在妃园寝内称之为园寝门,存在卡子墙园寝门与面阔墙园寝门两种形式。其中,建于卡子墙上的园寝门为左右两座,门上多建有门楼;建于面阔墙上的园寝门为居中一座,门上亦建有门楼,两种形式的园寝门上均覆有绿色琉璃瓦。
除此之外,陵园内还建有其它建筑。
1、朝房、配殿、班房、厢房。此类建筑是陵寝(园寝)内一组重要的附属建筑,常以左、右对称的形式成组出现。朝房、配殿是皇后陵寝内建筑的名称,朝房建于隆恩门外中轴线两侧,为平日管理、守备、制作茶果等之处。配殿建于隆恩殿前两侧,主要是平日存放神主、祝版、经文等物,以及大丧礼、大祭礼时进行诵经等事宜的地方。
2、神道碑亭,是指建于隆恩门外、神道上的亭式建筑,亭内均立有龟趺螺首石碑一通,石碑常以满、蒙、汉三种文字镌刻墓主溢号,属于礼仪性建筑,妃园寝无此设置。
3、明楼、方城,主要建于皇后陵寝内,位于陵寝门后。方城为建于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,下有方形台基,上有明楼。明楼重檐,上覆黄色琉璃瓦,楼内立有石碑,上刻墓主谥号。除景陵皇贵妃园寝、裕陵妃园寝以外,其它妃园寝内均无此类建筑。
皇后陵寝布局
清代东、西二陵内共建有处皇后陵寝,分别为昭西陵、孝东陵、泰东陵、昌西陵、慕东陵、定东陵。其中,昭西陵、孝东陵、定东陵建于清东陵,泰东陵、昌西陵建于清西陵。皇后陵寝均坐北朝南,平面前方后圆,除昭西陵为重垣建制以外,余者均为单垣围绕,园外均有下马碑。两处陵区内,皇后陵寝的营建时间前后交错,陵园布局同中存异。
1、清东陵内皇后陵园布局
清东陵内皇后陵寝有昭西陵、孝东陵、定东陵,陵园格局有同有异,根据陵园结构不同,有重垣与单垣建制之分。
陵寝外南端建有神道碑亭一座,亭上重檐歇山顶,覆黄琉璃瓦,亭内有立有石碑一通。神道东侧建神厨库院落,院内有神厨、神库、宰牲亭各一座。隆恩门面阔五间,单檐歇山顶。门以南,建有东、西班房,东、西厢房。门内建有面阔墙,墙上建琉璃花门三座,门上为单檐歇山顶,上覆黄琉璃瓦,面阔墙两侧连接内层墙垣。门以北居中建隆恩殿,重檐虎殿顶式建筑,五开间,进深三间,殿下为长方形台基,殿前出月台,月台上置铜质鼎式炉一对,分置两侧,现仅存石基座。月台围汉白玉栏杆,月台南侧有丹陛石。殿前东、西两侧各建有五开间配殿一座,配殿以南,东、西两侧各立有僚炉一件,炉上应覆黄琉璃瓦。隆恩殿两侧卡子墙上建有陵寝门,门内为石祭台,上陈石五供,祭台以北为方城、明楼,方城下有台基、前出礓、上有明楼。明楼为重檐歇山顶,覆黄琉璃瓦,楼内立石碑一通。方城后为宝城、宝顶,方城与宝顶相接,之间无月牙城。
墓例:昭西陵。此处陵寝改建于雍正三年年。陵园内,地面建筑基本毁坏严重,仅有方城、明楼、宝城、宝顶保存完整,结合现存遗迹与典章文献,复原陵园形态。
陵寝坐北朝南,重垣围绕,第二道陵园门为琉璃花三座门建制,门内居中建隆恩殿,面阔五间,重檐庑殿顶式建筑,上覆黄色琉璃瓦。殿下为方形台基,前出月台,月台上有铜鼎一对,环台基、月台有汉白玉栏杆一圈,台基侧面四角设石雕龙头。殿两侧卡子墙上建有陵寝门。殿前建有配殿,均为五幵间,配殿以南,东西两侧各有燎炉一座。
陵寝门后为“后寝”部分,北侧居中建圆形宝顶。宝顶外环以宝城。方城、明楼,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,上覆黄琉璃瓦,楼内立石碑一通。方城后与宝顶相连,前为石五供祭台。
隆恩门外,以神道为中轴线,两侧分别建有东西班房、东西朝房。南侧居中建有神道碑亭一座,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,上覆黄色琉璃瓦,亭内有石碑一通。亭前立有东西下马碑,神道东侧建神厨库院落。
陵园多以三孔石拱桥为南侧幵端,拱桥旁另建有平桥,桥以北、神道东侧为神厨库院落。隆恩门面阔五间,单檐歇山顶,上覆黄色琉璃瓦。门前(门以南)东、西两侧建有班房、厢房。门内居中建有隆恩殿,重檐歇山顶式建筑,五开间,进深三间,殿前出月台,月台上置铜质饰物,现大多仅存石基座。环月台砲汉白玉栏杆,月台南侧有丹陛石。殿前东、西两侧有五幵间配殿,配殿以南,东、西两侧各立有燎炉一件,炉上覆黄琉璃瓦。隆恩殿以北棚有面阔墙一道,墙上建琉璃花门三座,门上歇山顶,覆黄琉璃瓦。门内为石祭台,上陈石五供,祭台以北为方城、明楼,方城下有台基、前出礓、上有明楼。明楼为重檐歇山顶,覆黄琉璃瓦,楼内立石碑一通。方城后为宝城、宝顶。
墓例:孝东陵(图、定东陵图。两处陵寝分别建于康熙三十二年(年左右和同治十二年,在具体建制上有不同,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。神道碑亭方面,定东陵隆恩门外、石拱桥前建有神道碑亭,亭上覆黄琉璃瓦,亭内立石碑一通,孝东陵无神道碑亭;神厨库院落方面,定东陵的两处皇后陵寝建有各自独立的神厨库院落,但位置集中,即普祥略定东陵与普陀略定东陵的神厨库院落各自独立,但均建于普陀峪定东陵神道东侧、石拱桥以北的位置;月台铜饰方面,陵园内,孝东陵隆恩殿前月台上,置铜质鼎式炉一对,定东陵则置铜质鼎式炉一对,铜质鹿、鹤各一件,分置左、右;宝顶方面,孝东陵方城后与宝顶相接,无月牙城,但定东陵方城后与宝顶之间有一段形似月牙城的间隔,但未建有帝陵的转角礓等;孝东陵纵向建有多座宝顶,皇后宝顶居中,妃嫔宝顶分四列,纵向建于皇后宝顶前,妃嫔宝顶前无方城、明楼等建筑,而定东陵内仅皇后宝顶一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宝顶位次发展期的拐点主要出现在雍正朝与道光朝。本人以为,在宝顶排序的形成期,国力昌盛,典制大备,伦理纲常意识日渐增强。至道光朝,清统治者已经实现了对汉族礼制的全面调融,以礼释义的儒家思想已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充分吸收与利用。然而此时国作渐微,难显康乾辉煌,埋葬之制既要从严又要从简,以便符合新的统治秩序与政治环境。在此背景下,各陵园内更加强调墓主之间的长幼尊卑关系,较为直观地反映便是地面宝顶位次随之发生变化。可见,思想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异穴而葬者的埋葬位置,这是在政权更迭、文化融合过程中,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变化的反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