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和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两个封建王朝。按理说,离我们越远的皇陵可能保存的越差些。但是明清两朝却刚好相反,离我们最近的清朝,皇陵被几乎破坏殆尽,而更早的明朝皇陵却几乎完好,让人感觉很蹊跷。
我们先来说说明清两朝皇陵的情况吧。
明朝皇陵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。安徽凤阳的明朝祖陵是朱元璋的父母兄嫂的陵墓,其实算不上纯粹的皇陵。真正的皇陵就是位于南京的明孝陵和明东陵,还有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。而十三陵,无疑是明朝皇陵最主要的部分。
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,太平天国时地面建筑遭到一定破坏,但是地宫完好。从永乐皇帝开始,除景泰帝以外,所有明朝皇帝都葬在北京的十三陵,除了万历皇帝陵因为考古需要被发掘过以外,其它陵墓都完好。
明十三陵区位示意图清朝皇陵分为三部分,分别是关外的盛京三陵、清西陵和清东陵。
盛京三陵中严格意义的皇陵是两座,有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。另外一座是埋藏努尔哈赤祖上的永陵。清东陵埋的有顺治、康熙、乾隆、咸丰、同治五位皇帝,还包括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的定东陵;清西陵埋有雍正、嘉庆、道光、光绪四位皇帝。无疑问,清东陵(包括定东陵)、清西陵是清朝皇陵的最主要组成部分。
盛京三陵部分建筑除了盛京三陵外,清东陵和西陵几乎被破坏殆尽。孙殿英年洗劫东陵,连慈禧太后的定东陵都被彻底毁坏。后来,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对东陵进行了大规模洗劫破坏。清西陵稍微好点,只有光绪帝的崇陵被洗劫。
也就是说,清朝皇陵至少一半以上已经遭到严重破坏。
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?
我们知道,皇陵被破坏被盗都是王朝灭亡以后。明朝灭亡后,流民义军没来得及喘息就被清朝给剿了。做为外来民族的清朝,为了拉拢人心,把自己树立为正统王朝,对明朝皇陵是十分注意保护的,严格禁止对明皇陵的偷盗破坏。多位清朝皇帝甚至都要去明孝陵进行祭拜,以示尊敬。
明孝陵神道清朝灭亡以后就不一样了。天下大乱,满族势力萎缩,而汉族军阀要么根本对清皇陵无心保护,要么就是无力保护。各路军阀土匪,对清朝并没什么感情,对清朝皇陵的破坏洗劫肆无忌惮。
其实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。明朝皇陵比清朝皇陵保护的好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造技术的问题。
明朝皇陵的建造技术应该是高于清朝皇陵的。高超的设计建造技术,给盗墓者洗劫破坏陵墓造成了巨大的困难,也就一定程度上对于皇陵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明朝皇陵的地宫深度要远远超过清朝皇陵。就拿万历皇帝的定陵来说,深达二十七米,而且入口极其隐秘。墓道长而且极为曲折。民国大乱之时不是没有人打过明定陵的主意,但是因为难度太大,找不到入口,只好罢手。即使资料完善、技术先进的上世纪五十年代,科学家在发掘定陵时也费了好大劲,仅仅寻找入口就用了一年时间。
明朝皇帝影视形象相比于明朝皇陵,清朝皇陵的设计建设水平则要差得多。就是清朝鼎盛时期的乾隆皇帝的裕陵,地宫深度仅仅只有九米多,墓道入口短而且比较直,设计建造水平远不如明朝皇陵,对于盗墓者的防范也差了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