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的凤阳县,古称钟离、濠州,隶属于滁州市,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和凤阳花鼓的起源地。悠久的历史和大自然的厚爱,孕育了凤阳一方名山胜水和内涵厚重的淮河文化。在凤阳境内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中,明中都皇故城及明皇陵石刻,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说起明朝的皇陵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明十三陵,明朝十六位皇帝中有十三位埋葬在这里。此外,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,明景泰帝朱祁钰被废黜后葬在北京西郊金山,建文帝朱允炆因下落不明,没有陵墓。而除了这十五座皇陵之外,明朝还有明祖陵、明皇陵、明东陵、明显陵等四座帝王陵。
坐落在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的明皇陵,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。整个工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(年),明洪武十二年(年)竣工。据记载,皇陵最初占地约2万余亩,有城垣三重,周长二十八里,陵园内宫阙殿宇,壮丽森严,规制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相同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东汉以来的历代帝王陵都是坐北朝南,而凤阳明皇陵却是坐南朝北。相传是因为朱元璋家庭比较贫寒,他十岁时父母、兄嫂因瘟疫相继去世,由于买不起棺椁,只好用旧衣裳包裹起来,再掩盖上三尺黄土,草草地安葬了。
20年后,朱元璋成为吴王,他命人赴濠州修缮父母的陵寝。当时有人进言,祖坟的方向不能轻易改变,于是朱元璋就在原先祖坟的基础上,培土加封,修建了皇城、砖城和三道土城。后来朱氏子孙出了朱元璋等16位皇帝,明皇陵也因此被民间称为龙脉、风水宝地。
明崇祯八年(年)正月,张献忠攻陷凤阳,砍光了明皇陵附近几十万株松柏,把整个皇陵的地面建筑烧毁殆尽,只有神道两旁的石像生和朱元璋亲撰的皇陵碑留存至今。据统计,明皇陵共有32对石像生,包括麒麟2对、石狮8对、石马及控马者6对、石虎4对、石羊4对。
明皇陵的石像生不仅数量为历代帝王陵之最,而且造型生动、雕刻精美,特别是8尊半跪半卧的石羊,取“羊有跪乳之恩”之意,告诫天下人应尽孝道,跪谢父母养育之恩,其艺术风格绝妙,堪称上承宋元,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精品。
有趣的是,一尊重约数吨的石麒麟左前腿有明显的打磨痕迹。据了解,当地自古有送子麒麟的传说,于是当地人便刮下麒麟腿上的石粉回家冲服,本着男左女右的原则,石麒麟左腿日渐“消瘦”。明皇陵成为文保单位后,这尊石麒麟也已获得妥善保护。
在米长的神道南端两侧,各有一座碑亭,亭内分别供奉着“无字碑”和“御制皇陵碑”,两碑尺寸相同,规格一致,均高6.87米。其中“御制皇陵碑”的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,长达字的内容,讲述了朱元璋的家庭背景和开创江山的历程,真情切意、无雕琢粉饰之感,是研究朱元璋的珍贵史料。
明皇陵的“无字碑”不仅是为了布局对称美观的需要,也具有很深的情感涵义:朱元璋认为自己能成就帝业,除了个人努力和上天垂青,还有父母累善积德所助。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深切,无法用文字表达,因此采取了这种意味深长的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