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崇尚厚藏,认为死后的世界更重要,喜欢把金银财宝埋在墓中,有种面子,认为所谓的孝顺,就是把丧礼的排场弄得越大越好,这也引来了盗墓者的觊觎。
盗墓的历史非常悠久,先秦的文献中就有关于盗墓记载,几千年下来盗墓成了一门学问,技术也就越来越成熟,但面对盗墓者,墓主也在加强防御,千百年来墓主挖空心思,防盗手段也不断更新,下面就要谈谈两者千年间的战争。
先从墓主人的防御措施讲起,第一种,就是最暴力的手法-加强防御,利用石头或细沙等材质建造,以石材建造成的石墓会增加盗墓者盗墓难度,就算费尽力气挖开石块,顺利进入墓中,也很容易遇到墓室坍塌,不是受伤就是死亡。
另一种是积沙墓,挖好墓坑放入棺椁后,接着用炒干的细沙埋填墓坑,干沙的流动性跟液体差不多,只要挖了一个坑,旁边的沙土就会立刻回填,就算真的挖好坑了,盗墓者也很有可能被细沙掩埋,防盗效果比积石墓更强。
但不管石头还是沙子,盗墓者只要从墓道中进去,以上方法都没用,但墓道上也是陷阱重重,有各种机关暗器,例如墓主会设置翻板,这种陷阱会在步道上铺设木板,一旦踩到很容易跌入地坑,翻板两侧有重物,人跌入后会自动复原,静静等待下一个盗墓者,地坑里有可能放置利刃、尖锥等,而这种方法就介于有效与无效之间,现在考古发现地坑中就有盗墓者的尸体,但大多是连环木板上有放置墓梯的痕迹,且墓室已经人去楼空,这表示大多盗墓贼根本不怕这种陷阱。
另一种陷阱就比较魔幻一点,就是伏弩,像是武侠小说的机关暗器,当不速之客闯入,就会有暗箭射出,令人防不胜防。但就目前的考古挖掘,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一处墓葬中有伏弩装置,但伏弩的记载却非常多,像是《史记》说秦始皇的陵墓就暗藏机关弩,《后汉书》说也记载汉武帝的茂陵有伏弩,只是原理都没有讲。
所谓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虽然修墓者绞尽脑汁,设计出千奇百怪的机关,但往往都被盗墓贼一一破解,从古至今,几乎没有攻不破的墓地,对付这些暗器,盗墓者也通常使用投石问路,类似现在拆弹机器人试探前方有无陷阱,如果有就直接拿梯子爬过去就好。
而遇到伏弩,盗墓者就静静的等弩箭射完,所以机关显然是一种很被动又没用的方法,于是,墓主就想出了另一个办法,既然机关很被动,那我干脆不让你找到,你连破解机关的资格都没有,于是有了疑塚,设立一堆假墓当障眼法。根据记载,最早设置疑塚的竟然是我们的孔子老师,当时孔子仇家很多,为了怕被报复,他的弟子在孔子的墓旁又设了五座疑塚来迷惑盗墓者,但是疑塚花费成本巨大,防盗效果也不佳,于是又有更高层次的防盗措施,就是密藏。
密藏类似现在的树葬,除了秘密下葬外,墓葬上方没有任何指示,外表看起来就跟一般的小山丘一样,即便是显赫的人物也不会留下任何文字或下葬的记录,让盗墓者无从下手。最有名的就是成吉思汗陵,至今成吉思汗藏在哪仍是一个谜,元史中只写四个字“葬起辇谷”,但是起辇谷在哪没人知道。
几百年来,全世界科学家、考古学家使用精密的科学仪器、卫星去探测,依然一无所获,可以说是最成功的防盗手段,虽然密葬的防盗效果绝佳,但却不常见,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不允许草草的安葬死者,所以汉人难以接受这种最强防盗,反而是蒙古人的习俗,不喜欢对外透露葬在哪里,且事后用马踏平墓址,以免被人发现,连后代子孙都不知道,更别说盗墓者了,所以这种方法也不行。
但其他物理防盗效果不彰,想来想去,若要保证墓葬安若磐石,最好的方法就要从根本解决,就是薄藏,意思就是别放这么多金银财宝,别炫富了,自然不会有人想偷。盗墓会这么猖獗,很大原因是中国的厚葬传统,王公贵族的陪葬品汇集了当代奇珍异宝,像是金缕衣,纯金的刀剑武器,还有各种艺术品宝物,所以薄葬就是一个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,历代帝王也不乏拥护者,像是汉文帝、汉成帝、曹操、唐太宗与明清的皇帝都曾倡导过薄葬,但实际上能真正身体力行的人几乎没有。
《汉书》记载汉文帝的霸凌动用数万工人修建,陪葬品更是多获珍宝,年汉文帝的陪葬品还在纽约拍卖会上登场,而汉成帝的薄葬政策仅限于民间,他自己可奢华的很。英明神武的唐太宗,他说的薄葬只是天大的谎言,唐太宗的昭陵为帝王最大,面积约两万个足球场。地面与地下的排场更是惊人,光是地面上的雕塑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民力,地下则陪葬历代珍贵的艺术品,如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钟繇的真迹等等。
明清帝王陵墓更是修建的异常奢华,明朝皇帝不理政事,穷极一生关切的都是他陵墓,万历皇帝30年不出门,唯一出门的一次,就是要看他的陵墓。明十三陵、清东陵、清西陵无不辉煌壮观,今天都是要收门票的景点,收费还不便宜呢!
多数帝王都只是嘴上薄葬,盗墓者自然不会放过他们,以上这些华丽的陵墓,不管戒备多森严,几乎都惨遭盗墓者洗劫,皇帝的尸体被拖出暴尸野外,薄葬是最简单的防盗措施,但也最难实现,其他有些不切实际的方法,像是在尸体内灌水银,让墓室内产生毒气或是贴符咒,放门神等。不过盗墓贼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江湖,盗墓者通常都会自备高浓度的酒精,而门神更不用说了,谁会怕你这个,门神也是艺术品,直接装箱带走。
所以千百年来,盗墓者与墓主人的矛盾对决,几乎都是盗墓者取得胜利,谁叫古人爱面子又迷信,这些弱点自然容易被人利用,如果不改掉厚葬的传统,纵使有再强的防盗系统,都难以阻止盗墓者光临,下次我们来讲一下更深一层的盗墓文化,例如鬼吹灯,还有盗墓贼中的四大门派,真的有这回事吗?
顺便再说一下盗墓不是古代才发生的事情,其实盗墓最高峰反而是现代,年到年,因为中国经济起飞,国内土豪们需要艺术品来慰藉空虚的心灵,造成古文物需求与价格上升,所以盗墓者无所不用其极的去破坏各种墓穴,河南,陕西和山西这种历史文化悠久的省份受害尤其大。
盗墓也不是只有东方会发生,西方的盗墓活动也层出不穷,古埃及法老王更是被偷怕了,从原本高调盖金字塔传统,改埋葬在低调隐秘的帝王谷。